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详情
青岛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在向世界展示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还有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及各种民族文化节等。
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服装、鞋帽、佩戴、装饰方面的风俗习惯。服饰和饮食一样,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
时代、气候以至人的地位、职业、性别、年龄都对服饰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服饰民俗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人们为了适应季节变化,制作出了单衣、夹衣、棉衣、皮衣等各类服装;为了装饰和美化生活,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创造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型、首饰和佩戴方式;为了区别不同的职业分工,又出现了样式各异的职业服装,使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穿着者的身份和职业。
生活水平的高低对服饰民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旧时,青岛地区农民大都一年只有两套服装(一套单衣和一套棉衣),还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并不是为了节俭,而是贫穷所致。穿衣只是为了遮蔽身体、抵御风寒,根本谈不上装饰和审美功能。50年代以后农民开始穿针织或细布内衣,服装布料不断更新。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款式的服装争奇斗艳,人们的服饰再不是单纯为了蔽体御寒,而更多的则是为了美化生活而从款式、用料、色彩等多方面进行选择和穿戴。
帽子 辛亥前,男子多戴瓜皮帽,俗称“半帽”或“瓜皮子”,因其形状象半个西瓜而得名。瓜皮帽是用上尖下宽的多块绸布做成,用琉璃蛋故乌放或绒布充浆签结为顶饰(叫“帽葫芦”)。红色顶饰为青年人所戴;中老年戴的顶饰为蓝色;家中遇有丧事,则顶饰用白布包住。
毡帽,又称“毡帽头”,农民和商贩多在天冷时戴用。帽分左、右、后3块,翻上去是一圆形帽头,折下来可盖住面颊和后颈,多为褐色。
“老头乐”是老年人冬季爱戴的一种帽子,也叫“撸头帽”或“满头撸”。帽子为圆筒形,卷上去是一软胎绒线帽;撸下来,则脸和后颈全可,仅露出双眼,由于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
为防严寒,男子出门多桨碑戴“耳捂”。耳捂是用蓝黑绸布作面料,里絮棉花,边缘缝上兔毛,中系一绳,挂两耳上。也有人叫其为“耳套”。
苇笠为农民和市贩劳动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苇篾或高粱千篾编制而成,布带系颏下,用以遮阳和避雨。城镇男人夏季则多戴草辫编的形同礼帽的草帽或圆顶草帽。
中青年妇女多不戴帽,有的老年妇女戴一种叫头箍的“箍帽”,是用两片约6厘米宽的绒布做好后,用两根小带箍在头上。另一种是用黑色平绒做成的软帽,帽前饰以绿色琉璃“帽珠”,叫“老婆帽子”。
“虎头帽”迁欢灶是7岁以下小孩戴的风帽,前短后长,达慨屑垫帽顶的两旁缝一撮白色兔毛,正中绣一“王”字。崂山民间认为,山中野兽盛多赠颂很多,易伤孩子,虎为兽中王,戴虎帽可消灾避难。
建国后,“干部帽”流行,“鸭舌帽”却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戏剧电影以至民间秧歌中,扮演者都戴这种帽子,所以人们都叫它“帽”。
进入80年代,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帽子除实用功能外,其装饰美化生活的功能日显突出,不同样式、不同色调的单帽、棉帽、草帽等,争奇斗艳,使服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发型 辛亥后,男子剪去长辫子,乡间人多剃光头,俗称“头”。城镇人多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有正分、偏分、背头等样式。
女子发型是幼年扎“髻”,即在头部绾双髻。长大未婚时梳一长辫,辫稍扎头绳,垂背后。结婚后绾试多罪一圆髻,套发网,盘脑后,称“绾纂”。年老头发稀疏,纂小,称“鬏鬏”。
40年代,中青年妇女多剪短发,俗称“披毛”。一种额前头发隆起的叫做“飞机头”的发型曾在即墨、崂山一带已婚妇女中盛行一时。
70年代,留短发者增多,有的在头两侧各梳一短辫,叫“扎两把刷子”。在脑后将头发拢起,群众戏称“鸦鹊尾巴”。
80年代,流行烫发,初传到农村时,农妇们曾谑称为“鸦鹊窝”,如今烫发者很普遍,发式越来越多样化了。
上衣、下衣 清代,豪门富家男子穿长袍马褂。马褂是一个半身小罩褂,马蹄袖,穿时袖口白野子翻出。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长裙或肥裤。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称“”,上衣分单衫(亦叫“小褂”)、夹袄、棉袄3类。男上衣为对襟,下端左右两边有两个长方兜,一排布制扣子,称“子母扣”。女上衣都逞大襟,大襟从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老年人还喜欢用约10厘米宽的布带扎腿,布带称“腿带”,多为黑色。
20年代后,马褂渐被淘汰,但长袍、长衫(亦称“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识、商人、乡绅们的常用服装。戴礼帽、穿长衫是会亲放友和礼节交往中的最好穿戴。直到50年代长衫才逐渐淘汰,如今,说唱艺人在舞台上也很少穿用了。
50年代,男子穿中山服和学生服的居多。冬季穿棉大衣或呢子大衣(乡间人习惯称呢子大衣为“大氅”),夏季兴穿短裤。女子多穿列宁服和连衣裙,但流行时间不长,冬季穿一种帽子和上衣连在一起的短大衣,有棉、皮两种,分别叫“棉猴”和“皮猴”。农民仍多着裤褂,布料有所改善,土布渐汰淘汰,灯芯绒布普遍。春秋衫针织品穿着也很广泛。
60年代到70年代,化纤、化棉混纺布畅,补丁衣服基本绝迹。80年代,男女穿西服的增多,各类衣服颜色也由灰、黄、蓝变为五颜六色。
90年代,服装样式更趋多样化,人们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夹克服、太空服、T恤衫、猎装、裘皮服装等绚多彩。老年人服装也重视款式,追求鲜艳色调。
“紧身”,一种红色内衣,布扣密密麻麻,穿时紧贴上身,为青年女子婚前必备,婚后也要穿一段时间。
“肚兜”,也是青年妇女的一种内衣,正方形,上部成浅半圆,下角圆形,设布带系腰围间,兜面多绣石榴、寿桃等吉祥图案。儿童也在夏季穿戴。
“百家衣”,亦称“百纳衣”,由百十户人家讨来的各色花布做成,为儿童穿用,旧俗认为穿“百家衣”的孩童好养活。
鞋、袜 布鞋在青岛民间已流行100余年,因穿着舒适轻便,至今仍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布鞋一般为圆头、圆口、布帮、布底,做时要经过搓麻绳、纳鞋底、做鞋帮、绱鞋等多道工序。旧时,新媳妇过门前要给婆家每一个人做一双新鞋,婆家以针线活的好坏,评说媳妇的巧拙。如今,机制商品鞋到处都有,已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
30年代到40年代,绣花鞋在农妇中曾广为流行。绣花鞋亦布底、布帮、圆口,只是在鞋头、鞋帮处用丝线绣上梅花、兰花、荷花、菊花等花样,新婚妇女必穿。
猪皮靴(俗名“猪皮绑”),是用整块猪皮缝制的,内装牛、羊毛,既御寒,又防滑。据传此靴源于战国时期,齐师孙膑为被削去髌骨的伤腿,用兽皮制成有史以来第一双过膝皮靴,供作战时穿用,齐人尽效仿,流传下来。
熬皮绑,是用轮胎外带作鞋底、帘子布作鞋面制成的。因结实耐穿、价格低廉,崂山、即墨等山区农民多穿用。
夫子履,是在鞋前用较硬皮革做成单条或双条凸筋,分别叫“单梁夫子履”和“双梁夫子履”。因其形如抓勾,所以又叫“抓勾鞋”。鞋的前头坚硬结实,踢到硬物时可脚趾,平度一带山民穿用者较多。
如今,农民平时劳动多穿胶鞋,节日和会亲访友时穿皮鞋。在城镇,皮鞋、皮靴、旅游鞋都很流行,款式繁多。
袜子,从前农民穿布袜,多用手摇纺车织的“小土布”做成,耐穿,但粗糙厚重。后来,机制线袜传入,因穿着舒适,很快流行开来。线袜不结实,易破,破时用碎布补缀。如今,人们普遍穿尼龙袜,但精制线袜也很时兴。
首饰、佩戴 旧时,妇女的饰物佩戴有耳坠、头簪、手镯、项锁、戒指等多种。耳坠俗称“坠子”,平时佩戴是一对圆圈形的小耳环,也叫“圈儿”,节日和礼仪往来则戴长坠。有的男
手镯在民间也很流行,成年人戴的为平板式,饰有花纹。小孩戴的为圆形,对接处有两个小圆豆,以避免损伤皮肉。有的在手镯上系一对小铃铛,小孩摇动小手,哗哗作响,饶有情趣。小孩还戴锁,是锁住小孩好养的意思。百家锁(也叫“长命锁”)是小孩过百日时的必戴饰物。
旧时,除富户、官宦人家有金镯、金坠、金戒指外,一般人家的饰物都是银制的。近几年,戴金戒指、金耳环很普遍,金项链、金手链、金脚链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服饰民俗中,服饰的颜色、样式、制作方法都有许多禁忌。如子女在服孝期间不能穿红、黄、绿等鲜艳色彩服装,只能穿白、灰、黑等素色;婚嫁、生育、过年等喜庆日子则忌穿白、有的禁忌与谐音有关,如做寿衣忌用缎子,“缎”与“断”同音,恐。
黑素色,结婚时甚至新郎穿的衬衣也不用白布;衣服的下摆忌有毛边,带毛边的是丧服,穿了不吉利。
在民间,许多习俗中都认为双数吉利,衣服扣子却喜单忌双,说是“四六不成才”,双数会影响穿衣人事业的成功。
衣服破了或掉了扣子,忌穿在身上缝补。如果必须在身上补,被缝者口中要衔一根草,说这样针不扎人。
结婚后的妇女带簪,梳头时插在纂上。簪一般为平板式,上部微弯,下部尖细。另有一种针形簪子,簪头镶有珠子或珠花。
青岛地区的食俗属于我国北方类型,受京津一带影响很深。人们的饮食以玉米、小麦、地瓜为主,杂以谷子、高粱、豆类(黄豆、绿豆、豇豆、红豆)、黍子等五谷杂粮.副食以蔬菜为主,肉类、蛋类过去是寻家办喜事和待客的珍品。 城市和农村都通行一日三餐,早晚称“朝饭”,午饭称“晌饭”,晚饭称“夜饭”。农村在冬闲时则一日两餐,称“吃两顿饭”。过去,农村朝饭一般为小米稀饭或高粱面、玉米面稀饭,配以玉米饼子、地瓜、地瓜干。高梁面、玉米面稀饭统称“粘粥”,也叫“糊涂”。晌饭是小米干饭,有时掺上豇豆或绿豆。夜饭是面汤(面条)。这种饮食安排叫“两稀一干”。如今农村饮食变化较大,大米白面成为寻家的家常便饭,鱼肉习以为常,玉米饼子、地瓜干已很少食用,农闲时的“两顿饭”也多改为一日三餐,然而早饭吃稀粥的习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改变。下面就具体介绍几种“美食”。玉米饼子:这是过去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是用玉米面和带头同加水放入锅内做成,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的“发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玉米饼子就咸鱼、虾酱是青岛沿海渔民中最常见的吃法。咸鱼中以咸鲅鱼、咸刀鱼(带鱼)和咸白鳞为最佳,虾酱则有虾子酱、蟹酱和虾头酱(用对虾头磨成)等。山地人喜欢大葱蘸大酱就饼子吃,大酱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酱、面酱(用小麦制作),其中用黄豆发酵做成的豆豉,掺以萝卜丁、胡萝卜丁、白菜丝等,吃起来鲜美可品,特别受人们喜爱。地瓜:学名甘薯,是青岛地区,特别是即墨、莱西、崂山一带人们的主食。由于地瓜产量高,茎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青岛山区广泛栽种。 鲜地瓜怕冻,不好储藏。莱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内顶棚上;即墨、崂山等地则多堆积在生火的炕头,或在屋内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来年春,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 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擦丝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丝晒干,分别叫“地瓜干”、“地瓜丝”。将地瓜干、地瓜丝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 地瓜丝可用来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的俗语,意思是别瞧不起人。 地瓜干只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 地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他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他面食。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种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树皮,捣碎后和地瓜面混合,擀成面条,放锅内箅子上蒸,锅底煮上菜卤,熟悉后将菜卤浇在面条上食用,这种饭菜一锅熟的 做法,人们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楼”。还有一种叫“金银卷”的食品,是用白面(小麦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层卷起,上锅蒸熟而成。金银卷黄、白、黑三色相间,吃起来香里透甜,这种做法在青岛地区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岛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样。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烤地瓜、地瓜枣、炸地瓜片还拥有大批的爱好者。地瓜枣(莱西叫地瓜阴干)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片晒干后密封于缸、坛内,到春天取出,一层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则是把鲜地瓜切成薄片,上锅用食油炸熟后,撒上砂糖,吃起来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枣、炸地瓜 片,在食品摊和食品店里多有出售。米饭:青岛地区不产大米,过去,大米饭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家吃的多是小米干饭。即墨等地把做干饭叫做“捞干饭”,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后,把汤滤出再上锅蒸,滤出来的饭汁叫“饮汤”,这样,饭做好后吃的喝的就全有了。这种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传,直到如今。 小米干饭里如加上红豆,或绿豆,则饭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时人们还用胡米(高粱米)或惨子米做干饭。惨子皮厚产量低,做出的饭味道不佳,如今已无人栽种。 用黍子米做的饭叫“大黄米饭”,多用它包皮蒸糕,是一种节日食品。稀饭:农家常吃的是小米稀饭、胡休米稀饭和玉米渣子饭,或用玉米面、胡休面熬成的各种面子饭。 小米稀饭营养丰富,是妇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时的佳品。用少许玉米面掺上野菜、再加点盐做成的稀饭叫“菜饭”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饽饽:也叫“馒头”,是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花样繁多。 枣饽饽是在饽饽顶端做上5个枣鼻子,嵌上红枣蒸熟,作供品用;磕饽饽则是用面模(俗称“饽饽磕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狮、猴等形状的面食,用以赠送亲友和节日期间食用。 在重要节庆日,如祭海,渔妇们还在饽饽上做上鱼、虾、蟹、贝、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面条:青岛人习惯叫“面汤”,由农妇们和面用擀面杖擀成,按形状分,有宽面汤、棋子块面汤(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百汤、豌豆面汤、杂面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直豆面褂成的面汤,片薄光滑,吃起来非常可口。饺子:在青岛农村叫“滑扎”,是青岛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等饺子。沿海一带的鱼饺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鲅鱼饺子为最佳。青岛市区至今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 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父母尝鲜鲅鱼饺子的习俗。 近年来,还有一种野菜(荠菜)馅饺子很得青岛人青睐,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常可见到。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的重要条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条件等影响,我国各地居住类型、房屋样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风俗也多种多样。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1897年后,,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1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帽”。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推行旧城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细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村庄 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仝”或“屯”。
村里的道,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元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小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屯”、“沟”、“店”等字,叫“梁家仝”、“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莱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崂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
有不少村庄是以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瀛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取村名,如簸箕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榛子沟等。
梦见杀人不见血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而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抹成半圆形,叫“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门”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离,叫做“斜对门”。
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还在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四角飞檐,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家的大门、门楼都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楼,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土墙草顶,木棂窗户(间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3、4、5间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间为“正屋”,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叫“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到灶间的行动,供婆婆媳妇用。在正间的上方用木板或高粱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厢房夏热冬冷,通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不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做梁椽等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檩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坡,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西一带在上梁时,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饽饽,逗引孩子们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批、坚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忌,但多带有色彩,如过去有的地方农历五月忌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样会遭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面一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楸木、槐木,因“楸”、“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
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风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杨树)则怕招来鬼魅,宅室不字。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鬼魅了,但农民院子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
人生礼仪民俗,是指人的一生从诞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礼节和仪式,包括生礼风俗、婚礼风俗、寿礼风俗和丧礼风俗,是最复杂和繁琐的民俗事象。
在青岛地区,婴儿出生后要举行“报喜”、“过三日”、搬满月”、“过百岁”等多种仪式,直到一岁生日过后,生育的各种程序方算结束。
在生育民俗中,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很明显,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女孩报喜的时间要比男孩晚3天,关这喜蛋要比男孩少,礼仪也比男孩简单得多。
婚礼礼也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个大礼,旧时人家结婚兴“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日、亲迎。寻常百姓家礼仪虽从简,但也要经过说媒、定亲(下媒柬)、送日子、送嫁妆、迎娶等多道程序。
在婚俗中,有不少色彩,如合婚批生辰八字、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等。旧时“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等说法不知毁掉了多少个幸福的婚姻。
建国后,实行新的婚姻法,过去的许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亲、童养媳、结阴亲、纳妆、一夫娶二房等已绝迹。但近年来,婚姻中的大操办之风仍很兴盛。
丧事是人生的终结,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礼仪。民间对丧礼看得很重,往往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来安慰亡灵。
过去青岛人实行土葬,葬礼程序繁多。如今,普遍推行火葬,丧事从简。有的将死者骨灰盒埋葬土中,说是“随土而安”;有的将骨灰撒向大海。
岁时节日民俗是按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节气变换在民间形成的风俗习惯,是我国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岁时节日民俗中传承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这些节日经过于百年的传承变异,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内容与特色。其中有反映生产的农事节日(立春、谷雨、石头节等);祭奠祖先、神灵的祭祀节日(中元节、寒衣节);追念民族英雄和名土伟人的纪念节日(清明节、端午节);祝贺喜庆丰收、阖家团圆的庆贺节日(春节、中秋节);还有属于游艺娱乐方面的游乐节日(元宵节)等。许多传统节日都伴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如乞巧节的“牛郎织女”、中秋节的“嫦娥奔月”、寒衣节的“孟姜女千里寻夫”等。
如今,一些大的全民性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仍很受人重视;一些小的或地域性的节日,如五马日、人日、石王生日等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建国后,形成了不少新兴的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国际性的,部分为我国特有,主要有元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
背景介绍:云溪庵始建于元代,属,因出产的萝卜脆而大著名。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因而萝卜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渐渐庙会也就被人们称之为“萝卜会”。现在的萝卜会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已成为岛城春节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民间节日盛会。
主要活动: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还有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地方戏专场演出、摄影抓拍比赛、书画现场表演、武术表演等。
背景介绍: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根据当地每年在正月十五日之后才开始劳动的习俗,在下地劳动和出诲捕鱼之前,为祈求丰年、出海平安,都要进庙。又根据正月十六日为每年第一个大潮日,特定此日为海云庵庙会。庙会那天,热闹非凡。 中国人素以“红”为大吉大利的象征。出海之前,吃一串大红糖球,认为是一年吉样如意的象征。所以,在庙会期间,尤以糖球为最多。1926年海云庵大翻修后,赶庙会的人有时多达上万人,成为当时青岛市区最大的传统庙会之一。由于买卖糖球成为海云庵庙会的主要特色,逐渐将海云庵庙会称为“海云庵糖球会”。
主要活动:樱花节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动: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园踏春。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传统的赏樱盛会登场。上千株樱花、20万株郁金香及紫荆、海棠等相继进入盛花期,呈现出“东园花海”盛况。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欢庆五一活动。
背景简介:青岛举办樱花会始于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东园花海”的中山公园樱花,已被列入青岛十大胜景。
主要活动:《欢乐中国行—魅力青岛》大型演唱会、航运活动、海钓大赛、海洋知识图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专题系列活动。
背景介绍:青岛海洋节于1999年开始举行,每次节日的主题都不同。节日期间举办的中国海洋科技博览会暨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以其参会人员层次和论文学术价值水平高,成为近年来本市举办的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会议。
主要活动: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车到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青岛国际啤酒节于1991年6月23日首次举行,具有青岛的地方特色。与会期间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啤酒代理商参加展销和交流,使青岛这座美丽浪漫的“东方”更富有魅力。
背景介绍:青岛国际时装周自2001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自2006年起,青岛国际时装周更名为“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与会期间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装设计师。国际服装周已成为展示时代服装特色的一个窗口,吸引着中外各地游客旅游参观。
主要活动:除夕夜撞钟仪式、向本命年朋友赠送红腰带、小礼物、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集“迎新春”对联、灯谜大赛、中外名鸡擂台赛、飞镖有大赛、“百姓乐”民间艺术杂耍表演赛、“祭海”民俗表演、民间剪纸大赛、元宵灯会、民俗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后宫位于青岛太平19号,市内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公交车,在大学站下车即可。
背景介绍: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明、清、等七次维修扩建成如此规模。1996年青岛市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每年在此举办民俗庙会。
主要活动:狮舞、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鉴评葡萄、葡萄知识竞赛、吃葡萄比赛、喝葡萄酒大赛、登山赛等。
交通方式:市区内可乘从车站出发的汽车,车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长途汽车站对面的四方大酒店门口等车,乘坐平度到大泽山的汽车,票价5元,15分钟一趟。
背景介绍:大泽山葡萄节原为平度大泽山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源于唐朝初年,1987年将其演变为“葡萄节”。1991年改名为“平度葡萄节”,定于每年公历九月一日举行开幕式。近些年为方便游客参加,一般选在周六开幕,举办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横跨了不同品种葡萄的盛果期,游客可品尝到各种葡萄的美味。
背景介绍:自1998年以来,青岛酒吧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为挖掘酒吧文化内涵,繁荣岛城冬季旅游文化生活,培育酒吧文化市场做出了卓越贡献。酒吧文化节已成为拉动岛城冬季旅游,促进青岛旅游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以发展青岛的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体育、海洋文化为旨,着力塑造青岛作为中国海洋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海上运动中心的新世纪城市形象,促进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的发展。
青岛藏马庄民俗村,位于青岛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集民俗表演、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纪末手工业、酒吧、民宿客栈等为一体的民俗旅游项目,是山东地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区。藏马庄民俗村总占地面积120亩,一期建成8500平方米,,二期规划1.5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一期投资6500万。
藏马庄以传统民间市井文化为叙事线索,以山东文化作为园区文脉,荟萃山东各地特色传统人文风貌,铺垫深厚文化底蕴。通过丰富的游乐体验,展示山东璀璨文明。走进藏马庄,感受到的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和流动的画卷。
藏马庄以传统民间市井文化为叙事线索,在民俗村内铺展活色生香的民间传统生活画卷。“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藏马庄以传统集市文化模式荟萃齐鲁风情,打造集民俗表演、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纪末手工业、酒吧、民宿客栈等传统功能综合体,打造文化功能的多元化,复合多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包揽山东,寻找历史长河中传统民间的“那些事儿”。
2015年10月1日,藏马庄民俗村开园纳客。每年春节,藏马庄民俗村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庙会。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