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即墨柳腔_本地文化_即墨在线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21-1-28 19:08:10 人气: 来源:

  柳腔这一剧种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逐渐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唵”。他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情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即墨县文化馆于

  月,在文化事业管理局戏剧组的指导下,对柳腔的形成过程作过较详细的调查。据该调查报告称:“乾隆十三年

  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肘鼓子’最初传到即墨后,当地群众非常喜欢,便有人跟他们学唱,学唱者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后来,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秧歌相互融合,经历了一段时间,不仅声调发生了变化,而且有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板腔体。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配乐只有一只手鼓或一副呱嗒板,每次演出只有三五个演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根据剧情需要一个演员兼演同一剧中的几个角色。演员的化妆、服装和脸谱也没有严格,演唱者于农闲时节和节日期间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坐下就演唱,被称为“攀凳子”。虽然形式简单,表现粗俗,但却生动有趣,深受群众欢迎。这样的演出形式持续了

  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即墨县志.风俗》中,有“上元蒸面作灯……门结松棚,挂灯火,放花爆,陈杂剧三日夜”的记载,肘鼓子戏--柳腔,当在“杂剧”中无疑。

  1900年前后,柳腔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采用了四弦胡琴(称“四根弦”或“四胡”)伴奏,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没有乐谱,琴师拉的和演员唱得不能完全协调,它们之间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人们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溜”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柳”字,正式定名为“柳腔”。由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为流传,因而人们称即墨为“柳腔之乡”,称柳腔为“即墨柳腔”。柳腔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大体形成后,便开始舞台,每逢年节庙会,艺人们便临时搭班登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伴奏乐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来越细,化妆、服饰和脸谱也有了较严格的要求,流传的地区也更为广泛。清代吴长元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至五十年编辑的《燕兰小谱》中,记述了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至成书的十余年里在京演出的“花部”演员26人,其中列为第二名的就是即墨人于永亭,而且被誉为“名辈”。花部也称“驳杂”、“乱弹”,是对表演粗犷、语言通俗的梆子、戈阳腔等地方戏的泛称。柳腔亦属梆子戏系统,即墨人于永亭所唱的梆子戏当脱离不开原始柳腔“肘鼓子”的韵味。由以上这两则史料佐证了肘鼓子在乾隆年间传入即墨,并迅速由民间小曲向演唱戏曲的史实。

  1900年前后,即墨西部的刘家庄、七级、移风、南泉等地,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1911年辛亥以后,艺人江文兴、江文龙、董乾三、范友山、蓝德先、刘作廉、杨立达等相继去青岛东镇平民市场、市场、中山街的“劈柴院”及四方、沧口等处的小戏院里搭班演柳腔。他们的演出活动或返农村或回青岛,往来于农村与城市之间。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强化治安”,农村不准聚众唱戏,刘作廉等人带戏班重回青岛。这次回青岛不但扩大了队伍,而且在东镇找到了落脚点,剧团有了,演出也开始固定。

  这期间,柳腔演员还经常同梆子、评剧、茂腔、京剧等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有时演员们用各种剧种的声腔合演一出戏。这些剧种的许多长处被有机地、大量地吸收过来,融汇于柳腔之中。柳腔与梆子同台演出的时候比较多,故当时柳腔也被称为“柳梆儿”。固定的演出使演员们有机会向兄弟剧种学习,也有了时间对柳腔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其主要传统剧目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和八大记(《玉杯记》《金簪记》《罗衫记》《绣鞋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就是在这个时期提炼定型的。在唱腔、曲牌和打击乐上,也都广泛吸收了其它剧种的精华,使柳腔在艺术上日臻完善与成熟。后来成立的青岛市柳腔剧团,就是以这些演员为基础和的。

  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业余剧团遍及城乡。青岛于1950年成立了“”柳腔剧团,1959年改称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赴京三进,向国家领导人、、、陈毅、等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等传统剧目。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柳腔剧团。平度县于1959年成立了专业柳腔剧团(1960年撤销)。“”中柳腔受到了,即墨和青岛的专业剧团先后撤销。1976年即墨柳腔剧团重新恢复,也是目前这个剧种的唯一的一个专业剧团,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行列中。即墨市也成为了“民间柳腔戏艺术之乡”。

  即墨柳腔剧团恢复后,青岛市文化局派出了由李玉香、张秀云、钟昭栋、李玉莲、吕锡玉5人组成的组,对青年演员进行了两年的艺术,而后剧团开始了正常演出。1989年1月即墨柳腔剧团再度进京,演出了自编的大型现代戏《恩爱之间》。目前,这个剧团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努力开拓演出市场,长年演出。

  即墨柳腔形成地方剧种后,除了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外,大部分的表演程式和音乐曲牌等,与其他的地方戏基本一样。

  语言上,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她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她的流传区域是以即墨市为中心,延伸到今平度市及莱阳市、莱西市、海阳市、胶州市邻即墨一带和青岛市区。

  音乐方面,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四胡、二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和吹打乐曲牌,大部分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来的。常用的曲牌有《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双》《豆叶青》《朝天子》《登》《愁中闷》《芙蓉花》《南锣》《大锯缸》等近50个。

  唱腔方面,柳腔的唱腔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无伴奏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的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是“哦嗬唵”,它的起调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哦嗬唵”是行腔中的垫音字,无有释义。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从板式或节奏上分有大慢板、慢板、原板、尖板、散板、哭头、二六、流水、快板、垛板等。花调的末句尾音则吹奏唢呐曲牌“垛子”过渡,继承和发展了“哦嗬唵”的唱法。

  表演方面,柳腔的表演亦经历了一个由粗糙到细腻的发展过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到“手、眼、身、发、步”的基本运用上,使唱、念、做、打、舞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表演艺术。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20世纪20年代开始,柳腔受其他剧种影响,与当地民间武术结合,也开始演武戏,出现了刀马旦、武生等行当,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与其他剧种基本相同。生行分为大生、小生、老生、娃娃生等,均用本嗓演唱。旦行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尾音多用假嗓演唱。净行俗称花脸,文武戏兼唱。末行专演中老年角色,现在其特色已不明显,基本并入了生行。多扮演、滑稽或憨呆的角色。

  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主要传统剧目有“四大京”和“八大记”。四大京为:《东京》《西京》《南京》《》。四大京中皆以一个戏剧故事包括着多个完整的折子戏,如《东京》中包括着《卖宝童》和《赵美蓉观灯》。八大记为:《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移植剧目有《逼婚记》《秦香莲》《打金枝》《宝莲灯》《凤还巢》等。这些剧目题材广泛,故事情节生动,其内容多系取材于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反映和男女爱情、伦理等。大多数剧目以倾诉人声,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英雄人物和为主题。少数剧目则含有、等糟粕。主要现代剧目有《小二黑结婚》《春暖花开》《夺印》《焦裕禄》等。其内容多为的领导,反映新社会的新人新事等。2003年以来,即墨市柳腔剧团出版了18个柳腔戏光碟:《赵美蓉观灯》《秦香莲》《姊妹易嫁》《墙头记》《绣鞋记》《费姐》《借年》《借亲》《小姑贤》《母老虎上轿》《罗衫记》《孟姜女》《龙凤面》《三子争父》《胡林抢亲》《双玉蝉》《彩楼记》《状元与乞丐》。

  柳腔的起源与发展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其重要价值。其历史价值表现在,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旧时她被称为“拴老婆橛子戏”,妇女听起来往往是“针尖扎在手指上,饼子贴在锅盖上,枕头当成孩子抱”。民谣说: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在贫苦的旧时代她是即墨人民的主要食粮。他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戏剧家马少波曾赋诗道:宋元遗韵喜存真,学游方知沧海深,仿佛儿时瓜棚下,“拉魂”一曲醉童心(《海鸥》1959年第十五期“汇泉游园”)。诗人贺敬之1984年来即墨时也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诗句。

  在1954年的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整理改编的柳腔传统剧目《寻工夫》获优秀剧本,演员获优秀演员;1959年柳腔晋京,三次进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等传统剧目。国家领导人、、、陈毅、等观看了演出,了剧团演职员;柳腔电视戏曲片《王三卖鱼》,荣获1985年首届中国戏剧“鹰象”评选二等(一等空缺);1989年即墨柳腔剧团再度晋京,演出了大型自编现代戏《恩爱之间》,受到了观众好评。

  近几年出版的18个柳腔戏光碟不仅在全国发行,而且还传到了、韩国、新加坡、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地方戏曲艺术是中华戏曲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她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和和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此外,即墨柳腔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学、音乐方面。语言、音乐方面的价值参见“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栏目。这里简述一下文学价值,即剧目方面。柳腔的剧目比较丰富,除了主要传统剧目“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和“八大记”(《玉杯记》《金簪记》《罗衫记》《绣鞋记》《丝兰记》《火龙记》《风筝记》《钥匙记》)外,还有传统剧目10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的题材表现的内容是历史故事、伦理、陈廷敬的后人男女爱情、抑恶、追求美好等;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她是几多代即墨人民的接力创作,既反映着中国历史的社会大观,也体现着即墨地域性的人土风情,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就柳腔的唱词而言,也由初期的顺口溜发展到了合徹押韵的程度,其规范化的水平几乎接近了京剧。

  柳腔的形成,对江苏、河南省北部和境内梆子系统地方戏的产生、和支派的繁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如今,即墨柳腔与时俱进,再度唱响社区村庄。在市委市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及扶持下,文化下乡,创造。走文企联姻的子,争取社会支持。同时,柳腔剧团的专业人员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整修设备,挖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拓演出市场。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柳腔事业的发展中,创造柳腔艺术更加美好的未来。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