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龙“耳子歌”-新华网云南频道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19-3-6 14:13:03 人气: 来源:

  “耳子歌”是留存于云龙县检槽乡白族中一种具有傩文化特征的传统舞蹈艺术。2009年10月,被云南省人民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耳子歌”系白语,意为“哑巴跳的舞蹈”。“耳子歌”表演有严格的禁忌,一般只在结婚或建新房时演出。“耳子歌”表演一手掌纹路图解般由10人组成,分别要扮出老倌、耳子、耳子媳妇、春官、郎中、指点人,指点人即为全场表演的指挥者。这些人物全部由男性来扮演,并根据角色化妆。春官着明朝官服,戴一副纸糊眼镜;老倌穿当地白族服装,戴白纸剪的长须,拄杖;耳子媳妇三人着当地白族妇女服饰,其中一人背摇篮、挂瘿袋。耳子有三人,从头到脚用棕片包扎,一人胯下挂一个吹大的猪尿泡,隐喻生殖器,手拿笊篱、荨麻;一人臀悬牛铃铛,拿杵;一人拿连枷。

  “耳子歌”表演分三节:第一节为“耳子闹宴”,有“跳四方”“耳子抢红肉”等表演;第二节为“耳子闹婚”,有“拦彩门”“拜喜神”“春官审案”“点菜名”等表演;第三场为“送土神”,有“祭土神”“起五方土”“送土神”等表演。

  “耳子歌”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表演程式的,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表演性的原始戏剧舞蹈,兼具“原始性、仪式性、戏剧性、舞蹈性”等特质,是至今仍保存于大理白族地区具有古傩文化特性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是为数不多、存活大理民间白族傩文化的鲜活范例。“耳子歌”中保存着自然、生殖、祖灵等远古符号,从中能够寻觅出当地白族远古农耕文化的遗迹,了解到他们的文化心理、教、风俗习惯以及云龙白族地区独特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对研究白族的历史、民族关系变迁、民间教、民族风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民族学研究价值。具有鲜明的白族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教文化的特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它是山区白族原生态文化中最珍贵的“具有原始文化形态和深厚历史意蕴的遗产”。

  为了传承好这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龙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对“耳子歌”进行了田野调查,基本健全了项目档案。2002年,云龙“耳子歌”应日本国文化省的邀请,参加了“日本国际民俗艺术节”演出,使“耳子歌”走出国门,声名海外。2016年,云龙县挂牌成立三个传承,“耳子歌”的核心地检槽乡正在兴建主题文化广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耳子歌”不断为人们所认知,诺邓、关坪等地的表演活动也逐步得到恢复,“耳子歌”又重新回到了民间,活态传承,健康发展。(完)(段砚玲)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