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华里,素有“三七”铺之称。在该镇驻地西北一公里处有一个集市也叫“铺集”,名称与镇名有渊源,因交通条件好,自古以来商贸业就比较发达,至今胶州、诸城和高密人逢“三八”大集仍来此卖货、购物等,临走时都不忘捎着两斤香喷喷的张家屯烧肉回去。
2月6日,记者来到铺集铺上五村南北向的中心大街,四面八方涌来的赶集人,将上千个摊点团团围住。 “你别小看了我们这里的大集,是胶州西南乡最大的集市,当地人是逢集必赶,连高密、诸城人都来这里赶大集。 ”68岁的村民周兆军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经常有老人说“胶州西南乡,不是王台就是铺上。 ”意思就是说,在古胶州王台和铺集是西乡和南乡最大的两个大集,而铺集则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胶州、高密、诸城三市的人。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逢三、八大集的时候,远一些的人来赶铺上大集,往往都是头一天来,住一晚上,第二天买了东西再回去,所以铺集的小型旅馆、饭店也是比较兴旺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出行也更加方便了,不少高密、诸城靠近胶州的村民,还一直沿袭着到胶州赶集的习惯。
记者注意到,在大集中间一处售卖高密菜刀的摊点旁,摊主李老板和妻子不停地向过往村民推销菜刀。“每逢大集我都会来这里赶集,一起来集市上做买卖的亲戚还有不少。 ”高密的李老板告诉记者,高密菜刀出名的时候是高密五金厂生产,后来五金厂被橡胶厂合并,生产菜刀的主要厂家转移到夏庄一带,他的菜刀由于物美价廉备受各地村民的青睐。和他一起来这里赶集的还有十多名亲戚,通常四五家合用一辆小货车,他们将高密的剪纸、烧鸡、石磨火烧和蜜枣等特产拿到这里销售,再批发当地便宜的海鲜回去销售,虽然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每个集至少能赚个四五百元。 46岁的诸城人陈国庆说,他来铺集赶大集已经20多年了,将诸城的特产带来赶集,回去后也会捎带胶州当地的一些特产回去。
“春节前还有两次大集,年味愈来愈浓了,年集上人多,货也多,置办年货是庄稼人年前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交易最活跃的时候。”村民吴继续说,贺岁的大红灯笼,寓言吉祥的年画图案、春联,印刷精美的年画等都很畅销。
“你尝尝,我们家做的烧肉肥而不腻,保管你吃完一口还想再吃。”沿着飘来的肉香味,记者来到一处售卖烧肉的摊点,不少村民排队争相购买。据铺集镇张家屯村民张先生介绍,说起铺集张家屯的烧肉,胶州人都知道好吃,平常他们家只做一头猪的烧肉,因为有独家秘方往往都不够卖,想吃还买不到,吊足了食客的胃口,烧肉也成了铺集的一大地方名吃。
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历史悠久,秦汉时为黔陬郡。建国初期曾是胶河县驻地,大集起集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据了解,1960年前后,铺集大集在铺上一村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1990年,因扩大规模,迁到旁边的铺上五村。据胶州汽车总站的负责人介绍,铺集大集以农历“逢三八”为大集,去铺集大集可在胶州汽车总站乘坐502公交车,到铺集站下车往北走50米即可。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