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人文历史 > 正文

文化遗产日带你看青岛的文化遗产

类别:青岛人文历史 日期:2017-8-19 20:38:58 人气: 来源:

  鸳鸯螳螂拳是由战国时期的白猿所创,至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鸳鸯螳螂拳以结合、内外为哲学底蕴,以左右对称拳法为标志,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形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合于“螳螂”者,不在象形,而重在取其迅猛手法精妙多变之意。

  他就是即墨县流亭人(今城阳流亭)胡峄阳。他精通周易,料事如神;饱读诗书,留下数部著作,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万象研究《易经》,推测人事多有,时已被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有关胡峄阳的神奇传说。

  崂山民间故事,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80年3月至1992年5月,原崂山县(区)的文化部门,组织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活动,共搜集到17个门类(神线余个民间传说故事,先后编印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全集》等21个崂山民间故事专集,其中根据《崂山》改编的动画片享誉国内外。

  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神仙方士琴瑟吟谣、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等多种音乐素材而成。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因系盲人始创并演唱流传,初名“盲人调”。主要伴奏乐器用书鼓、三弦,故称为“大鼓”。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避关东,沿途乞讨卖场,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胶东之花”。演唱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茂腔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流传于青岛地区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以本地肘鼓为本,揉进当地的方言俚语,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1900年以后,“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

  周戈庄上网节发源于周戈庄村,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周戈庄村为主的祭海活动固定在每年的公历3月18日。目前,周戈庄上网节已发展成为全国渔文化特点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

  孙膑拳是后人假托孙膑之名所编创,是流传于山东的主要古老拳种。孙膑拳遵循孙膑兵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尤其强调行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膑拳的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防身健体,老少皆宜。

  秃尾巴老李传说在即墨流传的故事内容为:据传北宋初年,龙山下有一李姓之妻王氏生一小黑龙,因闪失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龙池,后飞去战胜行灾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除恶、行云布雨的黑龙称为“秃尾巴老李”,极为。宋代,人们在龙山传说中的“天井”旁建了龙王庙,秃尾巴老李塑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是秃尾巴老李的诞辰,当地举行盛大庙会。

  徐福传说在黄岛、胶南广泛流传。徐福,秦代方士,传说2200多年前为寻找三神山和长生不老药,率领一支载着两千童男童女及五谷、百工的庞大船队,出海东渡,一去未归。至今仍然遗留徐福殿、徐福石屋、徐福水井等遗迹和众多的传说。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