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人文历史 > 正文

下水道让青岛不淹水是真的吗?

类别:青岛人文历史 日期:2017-9-28 12:36:46 人气: 来源:

  每年夏天,常有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的新闻。“人设计建造的下水道让青岛百年不淹”之说,也常随之被提及。

  肯定者称:“人占领青岛期间,没搞形象工程,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给中国人留下了百年以后从来不淹水的青岛。”

  否定者则称:“事实是,青岛之所以很少有内涝,跟人的下水道没有任何关系。殖民青岛期间,大概修建了80公里的下水道,但经过近百年的更迭,如今只剩下了不到3公里,仅占青岛下水道总长近3000公里的千分之一。事实上,青岛少有内涝,主要是地形有利。青岛市西高东低,三面临海,洪水很容易顺势排入海洋。”①

  学者托尔斯藤·华纳(Torsten Warner)所著《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书,是目前涉及青岛下水道历史,最权威、最全面的研究著作——作者90年代初曾留学中国作学术交流,期间收集了大量关于德治时期青岛市政建设的档案资料;同时亦能深度利用本土的相关资料。

  该书披露,青岛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被建设成为一座亚洲最超前的花园城市,与所提供的巨额资金补贴关系甚大:

  “拨给这块小小租借地的补贴总计达到1.74亿金马克,而在所有殖民地中,只有德属西南非和东非曾经分别得到了2.78亿和1.22亿金马克的资金。帝国对其他殖民地的补贴明显小于对胶澳地区的补贴:喀麦隆4800万,新几内亚1900万,多哥350万,萨摩亚150万金马克。如果把这个数目与青岛的‘一次性支出’——亦即青岛的公共建设费——相比较(总共达7300万金马克),立即就会明白:青岛的地上和地下建筑,之所以能达到一个远比德属非洲和南太平洋殖民地,甚至也比天津和汉口的租界要高得多的标准,是因为在其施工中,或多或少都得益于有的财政支持的缘故。”②

  巨额的资金补贴,为的是将青岛建设成“模范殖民地”,重塑在东亚的“国家形象”。学者余凯思(Klaus Mühlhahn)认为,巨额投资建设青岛,是为了证明殖民模式(国家规划主导)要优于英国殖民模式(私人商业主导):

  “十七年间,在帝国海军署的主管下,德意志帝国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模范殖民地’。人们希望通过这个‘模范殖民地’来展示一种特殊的、的殖义,用科学规划、专业性实施和国家监督为‘现代的’、‘讲究效益的’殖民提供一种典范,以区别于在实行的带有盎格鲁-萨克逊特色的殖义,即主要由私人商业利益承载的殖义。”③

  下水道建设方面的投入,自然同样不菲。如1905年批准了30万金马克经费,1906年是20万金马克,1907年是34万金马克,1908年是14万金马克。德治青岛17年间,共计至少投入了约600万金马克。“由于建下水道系统造成的高昂费用,(工程结束)之后几年仍有争论,并招致‘建造过于大手大脚和花钱多’的。”④

  “6月8日降了一场大雨,断断续续延续了36个小时,几乎所有可行的道以及干涸的沟渠都变成了小溪和河流,给交通带来了很大不便。例如,一周前进行过基线测量的海泊河谷,经过这场大雨,变成了约20米宽、半米至一米深的河流。可惜当时雨量测量站尚未建好,所以无法测定所降雨量。雨后过了两天,积水就基本上都流走了,于是,这次大雨造成的各种都显露了出来。特别是刚修成不久的道被严重冲毁,许多库房也经不起如此大雨,尤其是房顶漏水。”⑤

  据托尔斯藤·华纳的研究,这场远超出了正常均值的大雨,成为了德治青岛制定下水道规格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导致下水隧道尺寸过大,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也使德治青岛城区的防内涝能力,远超过其实际所需:

  “1898年10月(下水道工程)开工建设后,根据该雨季的最大降水量确定了下水道的种类和尺寸,由此造成尺寸明显过大。麦尔克把这种巨大尺寸的混凝土隧道留下的印象描述为‘一个’,1898~1899年冬,中国数百名劳工就居住在建设中的2m高的下水道里,并且能‘在里边根据其习惯安排得舒舒服服’。……仓促规划的问题在随后几年已经,这种‘建得明显过大的’下水道,在从每年9月到次年5月初的几乎无雨的季节里都是干涸的。……这种尺寸过大的雨水下水道,对于青岛来说,只有在罕见的暴风雨情况下才能证明其优越性。例如1911年9月,华北的一场台风造成了的,但在青岛造成的损失却很小。”⑥

  人在青岛所建设的下水道,分为雨水下水道(防内涝)、污水下水道(排出冲水马桶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与混合下水道(雨水、污水共用)三种。

  “只有同其他国家在中国的租界相比较,方可清楚说明,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工程师为青岛的下水道系统做出了多么异乎寻常的功绩。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的两个外国租界都没有下水道。……1923至1927年间才实现了雨水和污水下水道的分离,但只局限于公共租界房屋密集的区域。……而上海的法国租界和中国的老城则直到1934年仍无任何下水道。1918年前,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因为一直到那时各家仍在使用干式马桶系统,而这时青岛的欧人商业区已开始安装冲水厕所。…… 天津的情况也可以作为对比,直到1914年,该地外国租界的部分区域才安装了雨水下水道,但尚无污水下水道。”⑦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对的城市建设,日本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具体到下水道系统,日本曾感叹“它们如此完美”。 这座“模范殖民地”的市政规划,成为日本模仿、学习的对象。⑧

  日本对青岛的,维持到1922年,然后被中国收回。日治期间,青岛城区有很大的扩展。扩展部分的下水道系统,仍沿袭旧制。北洋的治理维持到1928年,期间亦对青岛城区有所扩展,相应部分的下水道,同样沿袭旧制。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对此有扼要的总结:

  “沟渠者,日人称为下水道。胶澳未开以前,无市街之建设,即无所谓沟渠也。自德人租借后,将我国原住土民置之大鲍岛及台东台西镇三处,令其建筑半欧式之房舍集合居住,一洗原有村落之。然后规划市街、建设下水道,以备将来市街发展扩张之计划。其规模宏大,用意至为周到。…(该部分系介绍下水道的种类、及具体构造,从略)…日人占据以后,因仍旧制,年有增设,而其增筑部分均系(雨污)分离式。(中国)接收以来,因市街之扩充,亦复增置若干处。”⑨

  南京国民时期,青岛作为特别市由中央直辖。城区继续扩张,其下水道建设亦仍因袭旧制。如1934年青岛市秘书处编纂的《青岛市三年来行政摘要》中称:“本市下水道因住户增多马加阔,必须新设污水管、雨水管及雨水明沟等以供使用。而各污水排泻处原有设备亦与现在之设备不合,必须增加与改良。以维宣泻效用。”⑩可见人带来的雨水、污水分离的设计,仍获继承。

  1938年,日军再次占领青岛,虽制定有“母市计划”,但困于战事,青岛的市政建设并没有太大的动作。1945年国民收回青岛,内战随至,市政建设也未有多少进展。

  简而言之,截至1949年,维系青岛城市正常运转,使其“不淹水”的主要功臣,仍是德式下水道(包括人直接主持修建部分与沿袭旧制修建部分)

  这一点也得到了时人的认同。李连墀于1933-1934年就读于青岛海军学校。1997年,他在接受“中研院”的史,回忆青岛往事,即将青岛的“从来不淹水”,归功于先天的地理优势(其实,没有好的排水系统,高低错落的山城也很容易淹水,比如重庆)与的市政建设:

  “对于整个青岛市,我有许多感慨。……不过我只说一件事,青岛的山地,都是一大块的石头,这种先天上的优势,再加上设计良好,青岛下水道建设得极其成功,愈下雨愈干净,从来不淹水。下水道从东镇到西镇再排到海里,都是可以容许人在里面跑的宽度。那个时候的市政建设就有那么好的规划,但是今天不管台北市或高雄市,下水道均未建设完备,我们可将此地当做训练市政人员的模范,检讨我们不能把市政建设弄好的原因。”[11]

  由李连墀的这段回忆可知,“下水道让青岛不淹水”之说,由来已久,并非近些年才出现,更非刻意针对近年来频出的城市内涝新闻而。惟近年来伴随着频出的城市内涝新闻,这段往事被得很广,过程中,被加入了一些不真实的情节。比如,有些文章称:“人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用‘油布包’藏着备用零部件,今天仍能使用”,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还有些文章认为,今天的青岛不内涝不淹水,主要是当年人造的下水道仍在起作用,这也是一种过分的想当然——今天青岛城区的面积,远远大于1949年之前的青岛城区面积;下水道系统肯定要扩建,且扩建管道长度必然远大于旧的德式下水道。

  据中国建筑学会的统计,1949-1958年,“(青岛)下水道由200.2公里增加到273公里,为解放前的136%,其中一部分是配合新区的建设,另外大部分是改善劳动人民原有居住区的卫生。”[12]也就是说,此一时期,德式下水道系统(包括造和沿袭旧制所造),仍是维持青岛城市正常运作的主要力量。

  及至60年代中叶,受运动,青岛“有500多处下水道失修,粪尿外溢。农民进城在市区积肥……”,“沿海52个雨、污水出口,被堵被压的就有26个”,相当比例的旧下水道失去了应有的功能。1977-1978年,青岛开展市容整治工作,“疏通堵塞的下水道480多处,疏通污水沟6.5万米多”,下水道系统再次复活。[13]此时,大多数中国城市仍没有或只有少量下水道,雨、污分离式的下水道尤其鲜见,逢雨即涝现象很普遍(武汉是当时常报道的典型,其城市下水道覆盖率只有约3成)。

  1985年,青岛的下水道总长度增长至505公里;1992年增至671公里。2006年,青岛的排水管道长度已达3994公里。[14](非指德式)旧下水道在整个青岛排水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已形同退场——按青岛市市政公用建设中心副主任黄绪达2016年的说法:

  “德占时期共建造了80公里排水管道,但大部分管网因为超期服役和城市规划等原因,已陆续被翻建整修,只有位于安徽和大学的约2.66公里雨水暗渠和污水管线仍在正常使用。目前,青岛市内三区排水管网总长约3000公里,德占时期修的管网占比不到千分之一,对整个青岛排水系统影响已经非常小了。”[15]

  上述统计,忽略了日本人和中华沿袭德制所造的下水道,没有将它们是否仍在服役纳入考察,也没有说明翻建整修的部分,是否还沿袭德制。但不管怎样,青岛城区近三十年来的大扩张,新建排水(污)管道长度,早已在比例上碾压所建的下水道,此事毋庸置疑。

  综上。略言之:“下水道让青岛不淹水”是一个曾经的事实;今天的青岛是否内涝是否淹水,造下水道俱非关键因素,则是一个当下的事实。前些年,这段往事在中文互联网上广为,情节上古今不分,将古事当作今事;近一两年,针对这段往事出现了大量“”文章,也同样古今不分,用今事否定古事。这使得原本简单的事实变得扑朔迷离,实在是令人遗憾。

  ①申东昕,《被中国人神化的制造》,浪潮工作室2017年6月13日。②(德)托尔斯藤·华纳/著、青岛市档案馆/编译,《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P74。③(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P01。④(德)托尔斯藤·华纳/著、青岛市档案馆/编译,《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P169、P165。⑤胶澳发展备忘录(截止到1898年10月底),收录于《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P15-16。⑥(德)托尔斯藤·华纳/著、青岛市档案馆/编译,《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P 166-167。⑦同上,P171。⑧同上,P253。⑨赵琪(胶澳商埠局总办)/主编、袁荣叜/辑,《胶澳志》,1928年。收录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31辑》,文海出版社,1973年,P1116-1120。⑩青岛市秘书处/编,《青岛市三年来行政摘要》,1934。[11] 《李连墀先生访问纪录》,收录于:张力、吴守成、曾金兰/访问,张力、曾金兰/纪录,《海校学生历史》,九州出版社,2013,P08-09。[12]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青岛分会/合编,《青岛:中国建筑学会专题学术的报告》,建筑工程出版社,1958,P04。[13] 侯克济/主编,《预防医学历史经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P91-92。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山东城市与城市建设》,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P235。[14] 青岛市统计局/编,《青岛统计年鉴 2007》,2007,P192。[15] 《青岛:管网的N个“”调查》,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7月25日。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