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人文历史 > 正文

杨振声与青岛大学

类别:青岛人文历史 日期:2020-1-8 17:17:30 人气: 来源: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九三学社社员。1915年考入大学国文系,1919年秋赴美国留学。1930年4月,由蔡元培推荐,被任命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任职“青大”后,以严谨、科学为旨,致力于创建一流高等学府,无论从基础建设上还是学科设置上都为“青大”的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杨振声求贤若渴,只要有真才实学,对学校发展有利,他都努力吸取。梁实秋在《忆杨今甫》一文中这样回忆:“1930年夏,今甫筹备国立青岛大学,到上海物色教师,我在此时才认识他。有一天,他地对闻一多和我说‘二位不妨前去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儿执教,如不满意,决不勉强’。这‘先尝后买’的办法实在太诱人了,于是我和一多就去了青岛,半日游览一席饮宴之后,我们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书。”因杨振声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当时名家学者云集“青大”。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楚辞研究专家游国恩(九三学社社员)、教育家黄敬思、数学家黄际遇、物理学家王恒守、化学家汤藤汉……这些教授、学者的到来,壮大了“青大”的师资力量,使国立青大与当时的名校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学校的声誉与时俱增,一时在国内极负盛名。

  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教育事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石。杨振声认为:“关于设备,重要的有三种,体育场、科学馆、图书仪器,我们拿定主义,图书仪器是我们的基础工作,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节省下钱来做这基本的工作。”

  在出任校长期间,由于一直不能按计划经费给予拨付,学校每年的经费仅为其他一些国立大学的三分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杨振声一直以节约经费的办法补充设备费,以增加学校的设备、仪器和图书等硬件设施。他曾说:“经费能省一文,则设备上能增加一点,也便是学校的基础上多放一块基石;经费节省一点,即使感觉不便也是一时的;而设备上能增加一本书,一件仪器,都是永久的,都是百年树人的基础,具有百年的价值,是文化的贡献。倘若基础不立,将来一切计划,皆如沙上楼阁,根本不配讲百年大计和高等学府。”为了节约学校的经费,杨振声以身作则,。公务用车本可以高级一些,可他用旧的老式汽车,也仅供公事使用。学校安排的大的住所分给更多的教授用,自己只住一间,家人在外面自租。他从不收礼,而总拿自家的东西充作公用。在“青大”的两年多,他启动了体育场、科学馆的建设,每年花8万-10万添购图书与仪器。这些举措,为“青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下基础。

  大学是一个国家核心,担负着构筑民族文化根基、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确立核心价值的责任。杨振声任职校长期间,便以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为对大学责任的坚守。1932年5月4日,在全校师生动员大会上,他说:“我们做一件事情,即负一种责任,常不免临渊履薄之惧。这并非怕事,怕的是事情做错,了这种责任。要使错误少,则一面对以往必须时时,看看有没有错误,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一面对将来处处作切实计划,步步脚踏实地的走去,所谓扎硬寨,仗也。”正是这种见识和责任,让他在学校的创建和管理上,制订规范统一的制度,采取科学的措施,使学校呈现出正气、向上的气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他更是在培养学生“能够努力做学问,刻苦,俭朴,对人亲爱”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供献社会的能力”。

  在院系的设置上,杨振声“主张大学分院不分系,院中设若干,学生得择师,听其指导。择师之后,由一位或一位以上的导师就其性质能力所及,厘定他在大学的课程”。虽然后来没有按照这样的模式设置,但这种多元交融体现在后来的学术交流上便是“兼收并蓄”“”。在学科的设置上,他主张“注意于其他大学未设立之学系,而青大因上之方便,对于此种学系特具有发展之希望与能力,自树之道即须于此求之”。杨振声对青岛的地理、自然优势及沿海城市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开创性地提出在“青大”逐步增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历史学、考古学和哲学等系的设想。其中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当时在其他大学均未设立,成为国立青大的特色。在他的开创下,国立青大的海洋科学始终是国内独步。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青岛发展成为全国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对此,杨振声可称得上是奠基者也是开拓者,其贡献是巨大的。

  杨振声到“青大”后,秉承蔡元培在学术交流上“兼容并蓄”“”之旨,邀请蔡元培、冯友兰、顾颉刚等一大批学界名家到学校做学术。据校友王先进回忆:每逢有著名学者过青岛,杨校长都登门邀请到校,章太炎讲《行己有耻》,胡适讲《古代文化之山东》,都曾名震一时。1931年在青岛大学开科学,蔡元培讲美学,生物研究所所长秉农三剖学,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讲太阳中的黑点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一时硕儒云集,学术界传为佳话。除了邀请到校,他还主张学校多举办各种、辩论会,支持在学生中间组织各种学术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会,鼓励学生相互学问,探讨人生和社会问题。支持学生创办刊物,并亲自为刊物撰写文章。

  杨振声于1932年6月离开国立青岛大学,在青岛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对青岛城市人文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青岛文化名人雕塑园20尊已故青岛籍贯或客居青岛、成就卓著人士中,吴伯箫、沈从文、闻一多、洪深、老舍都是杨振声邀请或受其影响而到青岛的。加上当时受邀到“青大”学术交流的学者、教授,这些名家的到来,推动了青岛20世纪30年代文化的兴盛,使青岛这座新兴城市在当时就深受这些名家学者身上爱国、、科学的影响而生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的文化气质。(杨素娜 张俊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欲女经

  

关键词:青岛古代名人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