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经济 > 正文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历史新台阶青岛经济大踏步迈向高质量高层级

类别:青岛经济 日期:2021-12-6 18:01:11 人气: 来源: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历史新台阶,经济结构呈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有制结构多元变革、投资结构转换调整、消费结构更新换代的新特征——

  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实力最直观的指标。如果把这两个指标放到更长的时间坐标轴上观察,整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

  市统计局梳理青岛经济历史数据显示,在中国的领导下,踏上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大业新时代的征途,青岛与祖国同梦、与时代同频,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历史新台阶,经济结构呈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有制结构多元变革、投资结构转换调整、消费结构更新换代的新特征。把握发展的时与势,青岛正在新经济、新动能的助推下,向着经济发展高质量、高层级大踏步迈进。

  青岛经济总量的百年变化,折射出中国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道的探索与创新实践,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1921年-1949年,青岛处于日本和的交替严格控制下,全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1949年,青岛P仅2.87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发展,1987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5亿元;1999年破千亿,达到1018.97亿元。进入新世纪后,青岛经济总量一直排在山东各地市首位,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左右。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达到5350.69亿元;2017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达到10136.96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P总量过万亿的城市;2020年实现12400.56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774.7倍(按不变价计算,下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1元/人增加到2019年的124282元/人,增加320.9倍,按照2020年世界银行制定的国家与地区收入水平划分标准,青岛已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前,青岛虽属工业城市,但体系不全、基础薄弱,且主要工业大都由外国资本控制,民族工业发展缓慢,除纺织工业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大都是小型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领导下,青岛城市经济总量呈现几何式增长,产业结构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折射出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1949年-1978年,青岛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三次产业比重为41.6:38.3:20.1。为迅速恢复生产,青岛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大力加强基础工业的战略部署,到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21.4∶52.5∶26.1。

  1979年-1984年,初期,青岛市率先实施农村,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在P中所占份额迅速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占P的比重由20.2%提高到25%。

  1985年-1992年,随着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逐步深入,青岛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发生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5%和13.2%。

  1993年-2007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落地见效,1996年底基本实现经济“软着陆”。自1997年起,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工业主导型增长格局形成并强化,第二、三产业协同成为支撑青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2015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的不断深化,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主旋律。2009年青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11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0.2%,青岛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转向服务经济主导;2015年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超过50%,呈现高比重、高贡献率“双高”特征,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6年-2020年,“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能逐步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第三产业总量最大、增速最快;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4.1:40.5:55.4调整为2020年的3.4:35.2:61.4;2020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1.8%和65.7%。值得关注的是,青岛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四新”经济成为经济提速的新动能。2020年,青岛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增加值的近三分之一,实现增加值4041.13亿元,居全省首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的领导下,青岛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实现了由需求疲弱向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协同发力的转变。

  需求总量不断扩容。1978年青岛最终消费为17.5亿元,资本形成总额9.3亿元,净流出11.6亿元,到2019年分别达到4764.07亿元、6723.59亿元和253.65亿元,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是P增长主驱动力。

  投资率持续攀升。青岛具有较明显的两段式特征。第一阶段是消费主导型。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初期,居民消费主要是即期消费,随着收入增长消费率不断攀升,最终消费对P增长的贡献率达55%。第二阶段是投资主导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9年投资率为57.3%,消费率为40.6%,保持了投资驱动的主撑格局。

  投资结构优化调整。青岛聚焦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新服务投资持续加力。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1978年的3.6:55.1:41.3调整为2020年的1:21.9:77.1。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消费结构逐渐从温饱型转为文化享受型。1978年,青岛居民消费水平仅为234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高达60%以上。到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94元,恩格尔系数为28.1%。

  公有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目前,青岛公有经济增加值占P比重为40%左右,其中国有经济占比30%以上。公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并加速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民营经济快速崛起。以来,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达176.4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1%;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0%,占全市投梦见杀人不见血资的比重达到57.5%。2020年,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3.5%,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产业格局特征更加明显。

  外资经济活跃。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青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青岛实际外资利用额连上4个10亿“大台阶”。“十三五”期间,青岛利用外资稳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五年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23亿美元,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300亿美元的目标。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外资项目87个,青岛企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超过20亿美元。一个“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项目质量逐步提高、结构日趋优化的良性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随着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青岛正在快步迈向国际大都市行列,以更的地缘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到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陈旭亮 刘斌)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