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美食 > 正文

老青岛的饭店:舌尖上的记忆!

类别:青岛美食 日期:2018-1-16 9:38:36 人气: 来源:

  晚年移居的文学家梁实秋曾深情怀念自己在青岛的四年生活,他说“我也吃过顶精致的一顿饺子,是在青岛的顺兴楼宴会……大家本已酒足饭饱,但禁不住还是吃得精光,连连叫好 。”又说“青岛好吃的东西很多,牛肉最好。”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吃,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状态。同时,饮食更是一个时代风貌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随着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我们不妨来回溯历史,追寻下这座城市的舌尖记忆。

  民以食为天,城市的兴起离不开稳定饮食的。从这一点来讲,青岛可以说“先天不足”。丘陵遍布导致土壤贫瘠,而淡水缺乏的情况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引黄济青”工程后才有所缓解。所以直到清朝末年,这里仍然是一片相对贫瘠的小渔村 。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的胡存约在自己的《海云堂随记》中记录了那时的青岛:“丙申(1896年)二月十七日……迨(某人)年高体衰,自设瑞茂酒馆,勤于经营,由是粗具规模……”这家瑞茂酒馆是目前可查资料中青岛最早的饭店。而对于当时青岛地区的整体餐饮情况,我们可以从胡存约的另一段笔记中一窥究竟:“丁酉(1897年)三月十四日,晚,集议本口商铺数目……鱼肉盐铺行六、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

  历史的突变出现在1897年 11月,殖民者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占领青岛,随后对这里进行了城市化。传统的村落被强制拆除,现代化的街道铺设起来。这其中不得不说至今依然著名的“中山”。“人最早在青岛的时候,城市南部沿海的这一带被划为欧人区,中国人不许进入居住,北边的大鲍岛一带才是华人区。而当时的南北的中山就连接这两个区。那时饭店主要就集中在这一带。”青岛档案馆编研处主任孙保锋介绍,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被、日本、北洋、过的青岛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的“一线城市”。与此同时,经济的繁荣和别样历史让这里在饮食上成为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

  注: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东方头条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东方头条致力于资讯,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邮箱: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