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青岛风俗青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 村民住进城难改习俗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14-11-6 1:20:30 人气: 来源:

  ▲虽然早已成为城市居民 ,石老人社区的曲亮仍舍不得丢下自己熟悉的渔网。

  在很多“老青岛”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末,台东一带还算是这个城市的郊区。眼下已是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湛山,那时还是农村荒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麦岛、石老人、沙子口都已经划入了大青岛新城区的版图。有学者曾指出,青岛已经进入国际的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期。不过,记者探访发现,在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中,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并没有跟上转型的步伐。如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人物故事

  当上城里人每天仍出海

  5月27日上午,在崂山区石老人社区,居民曲亮叼着烟斗、在地上,耐心地补着渔网上的窟窿。在他旁边的空地上,还晾晒着四五张渔网,两位中年女子也在仔细地补着渔网。

  放眼望去,这样的场景在小区里一幢幢楼房的映衬下,多少显得有些不搭调。“40多岁的人了,虽然住在楼房里,可要技术没技术,要文化没文化,也就会打渔了。”曲亮笑着告诉记者。

  和附近的沙子口、麦岛一样 ,石老人社区原本是一个小渔村。由于石老人社区处于崂山区发展的黄金地带,良好的区位优势,引来了众多投资者。作为都市边缘的村庄,石老人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城市化的道。

  “旧村”过程中,平房被推倒建成楼房。曲亮就是作为第一批受惠者,告别平房住进了楼房。2002年初,村里实现“农转非”,村民们都有了城市户口,原来那个只有1000户村民的小村庄也变成了3000户的小区。

  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村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打渔和海水养殖是石老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春秋两季鱼汛期间,这一片区域千帆云集,蔚为壮观。“ 村改居”之后,村民们原来靠打渔、靠种地吃饭的生活方式被打破。用81岁的曲孝禄老人的话说,“种地的锄头被当做废铁卖了,渔网等物件也低价转让了。”

  为了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石老人社区专门成立了就业服务中心,采取社区企业安置、岗位培训安置、鼓励自主择业安置等办法,解决了社区10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旅游休闲产业是安置居民就业的生力军,有上百名社区居民在石老人观光园上班。

  在整个社区里,像曲亮一样打渔的,已经为数不多。“除了打渔,真想不到能干什么。”曲亮解释说,其他的职业都要按点上班按点下班,相比之下,他更习惯以前不受拘束的渔民生活。每天,清早去海上捕两三个小时的鱼,剩下的时间补补网、睡睡觉。

  按照当时的政策 ,曲亮一家分到了两套七八十平米的房子。得益于以合作经营的方式参与到房地产开发等建设项目,每年年底,石老人社区居民都会有分红,仅这一项曲亮一家三口每年就能拿到近两万元的收入。这样的条件在外人看来很不错,不过曲亮表示,住进楼房,各种花销也多了。

  “虽然是城市户口了,但结婚还是按照农村的方式大操大办。”曲亮的儿子已经22岁,眼看到了结婚的年龄,这都催着曲亮使劲赚钱。

  ■专家

  改善,生活习惯也要变

  “从平房搬进楼房,居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比如有了双气、上下水等配套设施。”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庞玉珍教授一直关注城乡接合部的发展情况,针对胶南、崂山、即墨等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她正在做一项关于居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调查。

  在此前的研究中,她发现,实际上许多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户籍身份改变而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并没有完成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以前都是自己种菜吃,现在什么都要自己买,这确实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不过,圈地种菜也反映出居民意识相对较差,还是停留在实用的追求上。另外,很多失地农民住进楼房之后,从事的都是简单的劳动,没有人脉、技术等城市中所需要的致富条件,因此他们如何实现优质高效的‘转业’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庞玉珍认为,上述情况的存在是制约城市化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只有满足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不再以纯粹的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方式、以及98%以上村民自愿三个条件,才能实施旧村。”接受记者采访时,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城市化办副主任谢首发表示,岛城的旧村正在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而这也构成了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要素。在此过程中,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得到了提高,而生活习惯势必要得到改变。不过,确实存在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竞争力强的城市往往城市化进行得比较好。近年来,开始注重抓城市化质量建设,各市已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 城市化监测指标体系”,对城市化进行质量监测,可以纠正目前城市化中存在的重速度、轻质量的倾向。

  ■记者探访

  虽然住进楼房几乎家家有炕

  指着屋里烧得发黑的灶头,曲亮介绍说,炕是当年入住时专门搭建的,去年小区有了集中供暖,这才不烧火炕了,但仍然习惯脱鞋上炕拉家常。

  曲亮说,其实刚住进楼房时,他们还很不适应,直到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电炕。在曲亮四楼的家里,就有两大炕,一个是火炕,一个是电炕。而在石老人社区里,随便问一户人家,对方也都会给出家里有炕的回答。“胶东农村的老习惯了,过年过节朋友来了脱鞋上炕,在炕上聊天挺热闹。房间里光放一张床,有种‘禁足’的感觉。”言语间,石老人西小区的刘先生流露出了对炕的深厚感情。

  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西韩社区。“以前是火炕,现在是水循环炕和电炕,都是在入住之前我们就装好的,住了几十年没它还真不行。”居民孙先生坦言,即使搬进了楼房里,农村的一些生活方式还很难改变。

  绿地改成菜园水缸埋进院子

  楼道里堆积着一堆木板,单元楼前的土地被划分成各家的“范围”,原来成片的草坪几乎不见踪影,里面却穿插地种上了茄子、西红柿,有两户人家为方便浇水甚至把水缸埋进了院子里……这是5月29日下午,记者在中韩街道办事处西韩社区看到的场景。

  “我觉得菜地比草坪好多了,自己种菜能吃不说,种花种草也能质量。”一位姓刘的小区居民告诉记者。

  对于公共绿地变成菜园,西韩新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孙经理给出的说法是“纯属意外”,现在社区正在进行换届选举,以至于管理问题上出现了疏漏。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住进楼房的居民还没有从农家院落的思维里转变过来。

  “经过拆迁后,居民住进了楼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如一般的商品房管理起来容易。”至于这个“适应的过程”有多长,孙经理心里也没底。

  另外,虽然住进了楼房,可出门还是不方便。这是一直困扰西韩新苑小区居民的一个问题。

  “现在真正的公交线只有609一条。并且晚上8点多就没有车了,不少居民、学生步行到最近的中韩站和北村站,需20多分钟,中间要穿越繁忙的海尔,乘车十分不便。”住在西韩新苑的市民张先生说。

  市交通委道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宁友利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7月海尔道施工完毕后,将通过调整和开辟线,满足居民出行。本版文/图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延伸内容:
关键词:青岛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