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青岛风俗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14-11-12 23:38:12 人气: 来源:

  来源:爱程网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是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投身泪罗江的日子。端午节在青岛民间无祭祀活动,一切民俗都与驱虫避邪、祈福消灾有关。端午的节日食品,主要是粽子。即墨还有“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袄扔”的民谚,因为过去农村贫困,农民没有毛衣、绒衣,到农历四月还要披着棉袄下地。

  拉露水

  清晨,男女老少都到野外采露水,即将青苗或草木上的露珠沾到手中上,用它擦脸、擦眼,说这样擦脸情爽,擦眼明目,不得眼病。有些人还把沾湿的手中带口家中,给不能出门的老人擦脸、擦胳臂和脖子,说是擦了不生疮疖。

  插艾子

  到田野拉露水时,人们捎带拔一些艾蒿带回家中,插在大门和屋门两旁,用来避邪。艾蒿晾干后收藏,夏日可用来点燃生烟熏蚊子。

  关于插艾子,在即墨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明朝朱元璋怀疑永乐不是他的亲儿子,欲直接又觉下妥,便令他带残兵扫北,想借敌手将他除掉。当永乐率兵来到即墨境内时,见一村妇正怀抱一个大孩子、领着一个小孩子落荒而逃,永乐追问为何抱大领小,村妇说,长子为前房所生,小儿是自己所养,长死无后,幼弃尚可再生。永乐深受,从旁拔一艾蒿,交待村妇回家挂在门旁,并命令士兵见门上插艾蒿者不得入内。村妇将这消息告诉村人,于是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全村人皆平安无事。所以后人将艾蒿改名为艾子,即“爱子”之意,将村名改为留村,即现在的即墨城东3公里处。

  在崂山,则传说是汉王刘秀打天下时退到崂山,口渴至极,一老妇烧米汤为他解渴,刘秀感激不尽,叫她插艾为记,免遭杀戳。

  而我国东北地区的传说则是:一大群人围在卖油郎的油担前争购食油,一个老汉近前一看,原来卖油郎把账算错了,老汉不但不买油,还劝卖油郎别算错账赔本。卖油郎乃神仙所变,他悄悄告诉老汉,晚上将有瘟神来降灾,在自家房檐上插艾蒿可防病。好心的老汉把这方法告诉了所有人家,于是大家都因插艾。

  这3个传说的情节不尽相同,但中心思想却都一样。就是都会得到好报,反映了人们抑恶的良好愿望。

延伸内容:
关键词:青岛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