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飘香竞龙舟。”今天是端午节,这是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热爱、思念、憧憬……2008年,为了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端午节成为国家节假日。然而,6年过去了,大多数城市人却仅仅是把端午节标签化为“放假三天”的休闲日。本期人文一周,我们温习端午节中一些趣味习俗与精巧的传统技艺,希望人们能感受这一极富文化内涵的节日的美好,从而更好地将传统节日传承。
很多人印象中的夏天,是从端午开始的。它仿佛是春节的夏日版本,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温馨。端午正日这天,人们吃粽子、戴彩线、赛龙舟,同时还有许多与防疾除疫、卫生保健有关的习俗。
近日,记者采访民俗专家、中医药学者以及南宁市民等,从民俗风物的角度,让大家重温久违了的生活态度与生生不息的文化认识。
真要研究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习俗,我们会发现,一些生活禁忌与传统节日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寒食节”禁火之俗就是源于先秦时期北方流行的冷食习俗;“上巳节”与古人祓禊防疫有关(祓(f)禊(x),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指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重阳节”出游登高,旨在辟邪。这些有着诸多禁忌的“恶月”“恶日”,促成节日的形成。
最典型的莫过于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当做“恶日”。东汉《风俗通义·佚文》也有“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晚不迁”等说法。尽管这些文献有关农历五月初五的记载大都,若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仔细研究,可以看出端午节背后的禁忌信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广西文联副韦苏文告诉记者,这些看似玄乎的禁忌说法,其实和科学上的气候研究不无关系。“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仲夏时节,古人认为,这是一年之中阴气开始下沉,阳气开始上升的交界点。”每逢这个时期,气温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高发,于是人们称之为“恶月”。千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也就和“辟邪”、“祈愿”这些目的搭上了亲密关系。而人们在端午节这天进行卫生清洁的传统习俗,更是有着必然的养生保健道理在内。
为了祛除体内的潮湿闷热,避免屋中蚁蝇孽生,百虫出动,民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不少都与中草药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一段许仙与白蛇娘子的动人爱情传说而被人们所熟知。而雄黄最大的功效,正是可以仲夏时分出动的蛇虫。
不过,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主要在江浙地区流行。在广西,每逢端午节,各地的人们则会有将艾蒿、菖蒲等中草药以红纸包裹成宝剑或是状,挂在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大人还喜欢用苍术、藿香、茱萸等草药制成各式花花绿绿的香囊,给孩子们扣于胸前,或是用桉树叶、野薄荷、银花藤等草药熬水给孩子洗澡,各种举动都有着为幼辈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说是辟邪,其实这些草药都有着一定的药理作用,才会被人们养成习俗流传下来。”广西药用植物园的韦坤华博士介绍说,古时候人们缺乏科学概念,误以为疾病都是因为鬼邪所致。遇上瘟疫,那些能够治疗病症的草药自然就成了人们的神物。“以艾蒿和菖蒲为例,这两种草药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驱虫祛瘟的作用,药理上也是散风清热。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当中,这两味中草药的使用肯定少不了。”
人们在端午节时对中草药的推崇,也让广西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药市的特色。当中最成形的,以靖西保留下来的端午药市习俗规模最大。当然,每逢端午节前后,南宁的市民都可以在菜市场买到这些相关的草药,或是回家悬挂,或是熬水洗澡,这样的习俗,是广西端午常见的习俗特色之一。
作为端午节最主要的传统习俗,赛龙舟是人们聊起端午话题时,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这一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去,人们自发划船前往营救。最后,不了屈原生命的人们,开始了在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的活动。传说归于传说,史料记载还是有其可考性。韦苏文告诉记者,其实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那时候的古人,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进行竞渡游戏,娱神乐人。这是一种祭祀仪式中半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竞渡游戏是熟习水性的南方人发明的,之后才渐渐传入北方。
从韦苏文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龙在传说中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神物,是南方稻作民族的文化图腾。人们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往往就是对龙进行。在广西的农村田间,有些小型水车就被称为龙车,水蛇也叫龙蛇。稻作民族的生活,与龙的寓意息息相关。所以龙舟竞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竞技运动,它的背后还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团结协作奋进的文化内涵。韦苏文还说:“龙舟队伍各自有祭祀讲究,两广人就更加注重。龙船上岸和下水都要进行简单祭祀仪式,下水时还不能提下字,而要称作上龙船,这些都是端午中与龙有关的一些习俗细节讲究。”
此外,记者还从一些老南宁人的口中得知,南宁人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用“龙船花”洗澡,也就是采集青蒿、菖蒲、香茅等草药煮水洗澡。要是在过去,南宁人还会在端午节的清晨去邕江取“龙舟水”也叫“龙船水”,用于煮饭、熬药之用。
除了赛龙舟备受人们关注,每年端午节来临之时,一群“粽子党”也会针对粽子究竟是吃甜还是吃咸的话题,在网上展开大讨论。讨论中,粽子馅究竟是咸是甜已经不重要,大家更看重的,似乎是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这一举动带给人们的思乡情结。韦苏文说,糯米被视作稻米中的上品,古时候大都在祭祀活动中才会被用到。作为祭品而流传下来的粽子,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很被看重。南宁人端午节最爱吃的粽子,是一种被称为“凉粽”或是“碱水粽”的粽子。老南宁卢棠告诉记者,南宁人包凉粽有不少讲究,比如要求包裹粽子的竹叶叶阔且清香性凉,凉粽的形状一般会包成细长形或三角形。甚至还有些习俗,是把稻草烧成灰来泡水,取此水浸泡糯米之后包成粽子。凉粽在食用时,人们喜欢蘸取蜜糖或是白糖食用,基本就以甜味为主。
采访中,记者还从市民黄女士口中听说了吃咸鸭蛋的端午饮食习俗。黄女士的外婆是广东人,每年端午节当天,都给家人煮一个咸鸭蛋来吃。“外婆说,咸鸭蛋是滋阴清肺的,适合在端午这种毒热的天气里。”在黄女士的提醒下,记者还发现,就连汪曾祺都曾在自己所写的文章——《端午的鸭蛋》中有过介绍,称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其中,咸鸭蛋位列其一。一来是说这红色的菜可以祈愿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则是人们认为红色的物品可以辟邪避暑。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各有说法,不管他们各自的寓意如何,万变不离其的,是都饱含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飘香竞龙舟。”今天是端午节,这是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热爱、思念、憧憬……2008年,为了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端午节成为国家节假日。然而,6年过去了,大多数城市人却仅仅是把端午节标签化为“放假三天”的休闲日。本期人文一周,我们温习端午节中一些趣味习俗与精巧的传统技艺,希望人们能感受这一极富文化内涵的节日的美好,从而更好地将传统节日传承。
很多人印象中的夏天,是从端午开始的。它仿佛是春节的夏日版本,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温馨。端午正日这天,人们吃粽子、戴彩线、赛龙舟,同时还有许多与防疾除疫、卫生保健有关的习俗。
近日,记者采访民俗专家、中医药学者以及南宁市民等,从民俗风物的角度,让大家重温久违了的生活态度与生生不息的文化认识。
真要研究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习俗,我们会发现,一些生活禁忌与传统节日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寒食节”禁火之俗就是源于先秦时期北方流行的冷食习俗;“上巳节”与古人祓禊防疫有关(祓(f)禊(x),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指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除灾求福);“重阳节”出游登高,旨在辟邪。这些有着诸多禁忌的“恶月”“恶日”,促成节日的形成。
最典型的莫过于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有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当做“恶日”。东汉《风俗通义·佚文》也有“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晚不迁”等说法。尽管这些文献有关农历五月初五的记载大都,若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仔细研究,可以看出端午节背后的禁忌信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广西文联副韦苏文告诉记者,这些看似玄乎的禁忌说法,其实和科学上的气候研究不无关系。“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仲夏时节,古人认为,这是一年之中阴气开始下沉,阳气开始上升的交界点。”每逢这个时期,气温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高发,于是人们称之为“恶月”。千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也就和“辟邪”、“祈愿”这些目的搭上了亲密关系。而人们在端午节这天进行卫生清洁的传统习俗,更是有着必然的养生保健道理在内。
为了祛除体内的潮湿闷热,避免屋中蚁蝇孽生,百虫出动,民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不少都与中草药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一段许仙与白蛇娘子的动人爱情传说而被人们所熟知。而雄黄最大的功效,正是可以仲夏时分出动的蛇虫。
不过,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主要在江浙地区流行。在广西,每逢端午节,各地的人们则会有将艾蒿、菖蒲等中草药以红纸包裹成宝剑或是状,挂在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大人还喜欢用苍术、藿香、茱萸等草药制成各式花花绿绿的香囊,给孩子们扣于胸前,或是用桉树叶、野薄荷、银花藤等草药熬水给孩子洗澡,各种举动都有着为幼辈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说是辟邪,其实这些草药都有着一定的药理作用,才会被人们养成习俗流传下来。”广西药用植物园的韦坤华博士介绍说,古时候人们缺乏科学概念,误以为疾病都是因为鬼邪所致。遇上瘟疫,那些能够治疗病症的草药自然就成了人们的神物。“以艾蒿和菖蒲为例,这两种草药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驱虫祛瘟的作用,药理上也是散风清热。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当中,这两味中草药的使用肯定少不了。”
人们在端午节时对中草药的推崇,也让广西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药市的特色。当中最成形的,以靖西保留下来的端午药市习俗规模最大。当然,每逢端午节前后,南宁的市民都可以在菜市场买到这些相关的草药,或是回家悬挂,或是熬水洗澡,这样的习俗,是广西端午常见的习俗特色之一。
作为端午节最主要的传统习俗,赛龙舟是人们聊起端午话题时,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这一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去,人们自发划船前往营救。最后,不了屈原生命的人们,开始了在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的活动。传说归于传说,史料记载还是有其可考性。韦苏文告诉记者,其实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那时候的古人,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进行竞渡游戏,娱神乐人。这是一种祭祀仪式中半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竞渡游戏是熟习水性的南方人发明的,之后才渐渐传入北方。
从韦苏文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龙在传说中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神物,是南方稻作民族的文化图腾。人们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往往就是对龙进行。在广西的农村田间,有些小型水车就被称为龙车,水蛇也叫龙蛇。稻作民族的生活,与龙的寓意息息相关。所以龙舟竞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竞技运动,它的背后还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团结协作奋进的文化内涵。韦苏文还说:“龙舟队伍各自有祭祀讲究,两广人就更加注重。龙船上岸和下水都要进行简单祭祀仪式,下水时还不能提下字,而要称作上龙船,这些都是端午中与龙有关的一些习俗细节讲究。”
此外,记者还从一些老南宁人的口中得知,南宁人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用“龙船花”洗澡,也就是采集青蒿、菖蒲、香茅等草药煮水洗澡。要是在过去,南宁人还会在端午节的清晨去邕江取“龙舟水”也叫“龙船水”,用于煮饭、熬药之用。
除了赛龙舟备受人们关注,每年端午节来临之时,一群“粽子党”也会针对粽子究竟是吃甜还是吃咸的话题,在网上展开大讨论。讨论中,粽子馅究竟是咸是甜已经不重要,大家更看重的,似乎是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这一举动带给人们的思乡情结。韦苏文说,糯米被视作稻米中的上品,古时候大都在祭祀活动中才会被用到。作为祭品而流传下来的粽子,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很被看重。南宁人端午节最爱吃的粽子,是一种被称为“凉粽”或是“碱水粽”的粽子。老南宁卢棠告诉记者,南宁人包凉粽有不少讲究,比如要求包裹粽子的竹叶叶阔且清香性凉,凉粽的形状一般会包成细长形或三角形。甚至还有些习俗,是把稻草烧成灰来泡水,取此水浸泡糯米之后包成粽子。凉粽在食用时,人们喜欢蘸取蜜糖或是白糖食用,基本就以甜味为主。
采访中,记者还从市民黄女士口中听说了吃咸鸭蛋的端午饮食习俗。黄女士的外婆是广东人,每年端午节当天,都给家人煮一个咸鸭蛋来吃。“外婆说,咸鸭蛋是滋阴清肺的,适合在端午这种毒热的天气里。”在黄女士的提醒下,记者还发现,就连汪曾祺都曾在自己所写的文章——《端午的鸭蛋》中有过介绍,称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其中,咸鸭蛋位列其一。一来是说这红色的菜可以祈愿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则是人们认为红色的物品可以辟邪避暑。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各有说法,不管他们各自的寓意如何,万变不离其的,是都饱含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