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青岛风俗青岛交通:人力、马车和汽车三个时代交叉前行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14-8-6 16:24:37 人气: 来源:

  从直立行走到飞上太空,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飞速,这中间经历的过程和岁月,值得我们回顾,尤其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道交通行业的发端和最早汽车站的发祥地——青岛。在建置之前,人们行走在狭小的阡陌之间,用的工具主要是独轮车、轿子、牲畜拉车等 ;随着城市的建立和道的发展,人力车和双驾马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在脚步声中,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况味和喜怒哀乐。伴着汽笛声鸣响,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徘徊中前进,拓宽了城市的距离,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回顾并非怀旧,沧桑也好,风光也罢,它毕竟已是过去,车轮滚滚向前,犹如历史,留下的辙痕我们不能忘却,因为那里蕴藏着历久弥新的沉香。

  人力时代

  车型:轿子、独轮车、地排车、人力车

  优点:灵活、价廉;缺点:里程短,效率低。

  青岛的城市客运交通工具的变迁是与青岛的地形和历史密切相关的。青岛建置前,村庄比较稀疏,交通也很落后,因而道少而窄,交通工具也就不甚发达。平民百姓出门主要“靠腿量”,一般人一天走个十里八里不在话下。那时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坐轿子,只是往往是官员的专利,民间只在婚丧嫁娶的时候用到轿子(结婚的叫花轿,丧葬用素轿)。如果需要运点东西拉点货,独轮车就会派上用场了。这种特殊的运输工具据称是诸葛亮发明的,它制作简单,成本低,当年颇为流行。不过推独轮车是个技术活,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就曾学过,“当年下乡参加劳动我就推过,这车得会掌握平衡。我学了好几个月才学会”。

  除了独轮车,还有一种两轮车,名叫地排车,据《青岛市志·交通志》记载:“青岛建置前就有旧式地排车作为民间运输工具,主要负担市内短途货物运输。”地排车流行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旧时车身、车轮、辐条等都是木制,后因不堪重力,人们将车轮上裹了一层铁皮,加固车轮,结果是柏油马遭了秧。据《胶澳志》记载,后来设计的道“设两水沟及车辆石以防面之损伤”。即铺装了石条,专供地排车行驶,市民们称之为“石条”。当时,还流行一句谚语:“镶金牙的自来笑,穿皮鞋的走石条(皮鞋底钉铁掌,走在石条上,笃笃有声,以示炫耀)”。

  老舍有部著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虽然写的是的人力车夫,但其实他观察的是青岛的洋车夫。1936年,当时在青岛的老舍为了仔细描写车夫的衣着、形态以及车子样式,特地从黄县走到当时的“东方菜市”附近洋车夫扎堆的地方,跟他们聊天,把他们邀请到家里去喝茶、吃饭。青岛人所说的洋车即人力车,因由日本人发明(1869年)而得名,“天津称‘’,上海称‘黄包车’,所以电视剧上把这车一律叫黄包车是不对的”,鲁海说。洋车19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约1898年至1899年之间进入青岛,上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人力车达到4000余辆,成为青岛市民和夏季来青避暑游客的主要交通工具。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看到,当时对洋车实行统一管理:“人力车夫所着号衣须由车主准备发给,不得向车夫收费,其样式由局划一”“人力车须装置灯铃”……并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因而,梁实秋对青岛的人力车夫印象很好,他在《忆青岛》中曾经写道:“岛民风淳厚,每于细节中见之。我初到青岛,看到人力车夫从不计较车资,乘客下车一律付与一角,程远则付二角,无争论者。这是全国所没有的现象。”

  不过,正如祥子一样,人力车夫的生活并不好过。青岛道高低不平,车夫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重要的是收入还不固定,旺季(每年4月至9月)一天能挣一元钱左右,淡季则只能挣到五六角钱,根据档案记载,1938年人力车包车一天10小时的定价是1.5元,当时听一场戏的价格是在4角到1元之间。而车租是每天3角到3角5分左右,再加上生活费用,这样算下来不赔就不错了,养家糊口更是难上加难。1946年后,发布命令要求在三年内禁绝人力车载客,以公共汽车的发展取代人力车。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这种交通方式“太不”,而被。

  后来出现了“不吃草的小毛驴”“铁驴”自行车(上世纪初随人传入),一直到今天还存在。

关键词:青岛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