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人文历史 > 正文

刘:人文青岛的趣味解构者

类别:青岛人文历史 日期:2017-9-2 17:42:58 人气: 来源:

  功能性加上文化性,是文创产品的求胜之道,它的既是设计师对于文化创意的深度提炼,更是文化与功能的巧妙融合。

  初次见到刘的设计是在第三届“青岛·东亚版权创意精品展示交易会”上,在众多布展精美的展位中,刘的展位略显朴素,其中的设计却颇为惹眼——粗笔触的简单勾勒加上饱和度极高的大色块儿迅速把人吸引了过去,走近了看,“青岛早期文艺青年”记事本、“鲅鱼的6种烹饪方法”环保袋、梭子蟹明信片……鲜活生动的青岛市井风物,就这么变成了一件件好看有趣的文创产品,成为了青岛文化的更具体体现。

  三月份辞去了玩具公司的设计师工作,刘开始“闭关”,真正捣鼓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不喜欢把这叫做创业,他只是把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感用一种好玩的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构思、画图、做样品、拍照宣传、做淘宝店以及布置展会,两个月来,同时进行的繁杂工作填满了刘的整个日常,他焦头烂额却也乐在其中。两个月的努力带来了《我们住在青岛的理由》系列作品的问世:“鲅鱼的6种烹饪方法”“青岛早期文艺青年”“岛城好景致”“文人与青岛”“海货集结号”“全岛总动员”,刘将设计进而成冰箱贴、记事本、环保袋、明信片,将设计植入生活场景,好玩又好用。

  “人文的青岛”,这是《我们住在青岛的理由》的设计主线,刘希望尽量把青岛秀美外表之下的人文发掘出来,用这有趣的创意礼品,让喜欢这座城市的人们增加对于当地文化的了解。

  “青岛早期文艺青年”用简单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上世纪青岛的黄金年代,“梁实秋、童第周、沈从文、闻一多,之所以把他们4个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教书。开玩笑似地给童第周手上拎着塑料袋装的青岛啤酒,这是相当一部分青岛爷们儿最鲜活的生活经历。”刘说。

  “鲅鱼的6种烹饪方法”介绍了鲅鱼这一青岛人的心头口中之好的6种吃法——红烧鲅鱼、鲅鱼水饺、香煎鲅鱼、咸鲅鱼、鲅鱼刺身、熏鲅鱼。“海货集结号”则介绍了几种常见青岛海鲜味道最“鲜靓”的时候——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吃海蛎子的季节,虾虎在4月-6月期间最鲜美,青岛啤酒全年都不应该缺席,因为喝啤酒、吃海鲜是青岛人最惬意的生活方式。

  大学学习动漫设计的刘自认为不是绘画高手,所以只能“参考照片一笔笔描,再比对着实物搭配颜色”,由于不擅长细节的写生,他选择用粗笔触加上大色块,轻松的简笔方式反倒成为了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刘记得小时候到市内各景点游玩时,对景点周边小贩售卖的贝壳、烤鱿鱼和小鱼干还颇感新鲜,可二十多年过去了,贝壳没有变,烤鱿鱼和小鱼干也没有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景点还是我小时候的样子。”他说。

  “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移到一个明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沈从文关于青岛的这段文字被刘放到了其中一本《我们住在青岛的理由》系列记事本的封底。“这个地方有秀美怡人的风光和气候,我们住在这里的理由却不止这些,人们跨越历史时空相聚在青岛,在这海风中发生过多少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一个人文的青岛,或许别有一番趣味。”刘曾这样写道。

  当文创产业开始在国内升温的时候,人们对于日常器物的也不再单一,功能性加上文化性,是文创产品的求胜之道,它的既是设计师对于文化创意的深度提炼,更是文化与功能的巧妙融合。

  带着前朝古人一起卖萌的故宫文创突然之间火了,朝珠、顶戴花翎防晒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格格钓金龟婿”、“雍正御批”胶带等成为了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潮物,截至去年12月,故宫的文创产品营业额超过了10亿元。

  讲究小资与浪漫的“赵小姐的店”则在厦门成为了众多游客的向往之地,店主常年旅居海外,特地回来开了这家店,以纪念自己的祖母——赵小姐。其售卖的包装精美雅致的凤梨酥、红豆饼、福建茶等是来到厦门的异乡人格外钟爱的赠友佳品。

  作为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的青岛,尤其需要优质的旅游文创产品。这座城市虽不乏类似厦门那样的情调小店,但缺少真正挖掘青岛本地文化与市井生活的实物载体。

  青岛文创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让刘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充满信心。他一直在学习中,作为本地人,却对自己从小生活的城市谈不上多了解,他为此阅读了大量关于青岛的史料,从阅读中寻找对当地文化的最佳解构途径。

  刘曾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冰箱贴放到中山、五四广场一带的几家旅游纪念品商店售卖,“一开始对自己的设计没什么自信,就想先到这些最接近大众的地方尝试一下。”刘说。开始的销售情况很不错,但伴随产品的热卖马上出现了盗版产品,“盗版商拿我的产品去翻个模,或者照扒创意概念,很快做出仿品。有的盗版商说他们是公司经营他们才是正版,我是剽窃。有的店家前期从我这进货,后期却自己仿制售卖……盗版成本太低,成本太高是无奈的现状。”

  这段经历让刘意识到了版权的重要性,在《我们住在青岛的理由》创作完成之后,他第一时间为自己的作品申请了版权。青岛市版权协会的耿燕老师非常欣赏刘的设计,告诉他在4月中旬举办的第三届“青岛·东亚版权创意精品展示交易会”上,可以免费为他提供一个标准展位。对于这次机会,刘很珍惜,“我应该珍惜好这次机会,事明也确实有收获了。”更多人注意到了刘的设计,这使他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同时也有几家书店前来与他洽谈合作,希望自己的书店里能够售卖他设计的文创产品。对自己的设计渐渐有了信心,刘将自己产品的目标客户锁定在了钟情设计、追活情趣的年轻群体身上,带着产品进入书店、美术馆、手作集市或者民宿,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住在青岛的理由》之后,刘正在创作新的作品,希望能为热爱生活、喜爱大海的朋友提供更多有趣又好用的创意产品。刘说,“到今年30岁的时候并没有活成少年时想象的样子,好在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做好一件件小事开始,只能这样办了。”作为《航海王》的死忠粉,他把人生的下一个十年叫做“伟大航的后半段”,会用十足的热情和努力拿到属于自己的“ONE PIECE”。

  推荐:

  

关键词:青岛的人文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